三峡,神往已久的地方。记得学者余秋雨在一篇散文中写到:中国好玩的地方很多,如果让他讲一个最好玩的地方,那就是三峡。三峡是不是中国最好玩的地方我不知道,不过也不重要。但三峡无疑在国人的心目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子。七月底,有点闲暇,和家人一起乘游轮游览长江三峡,去探询让我魂牵梦饶的三峡。
我们在雨夜里从宜昌登船,船上服务员打着雨伞在码头等候,使人顿生丝丝暖意。服务很专业!服务台办理了入住手续,房间不错,卧室宽敞,有阳台,还有一间小小的客厅,卫生间干净整洁,十分满意。就房间而言,比海上航行的大型邮轮的房间还要舒适。
这次游三峡是从宜昌沿长江逆流而上直至重庆。清晨,轮船起航,航行在西陵峡深深的沟壑中。两岸山峦被茂密的植被覆盖,蒸发的水汽,环绕山体缓缓升腾,云蒸雾罩,如同巨幅中国画。以前总以为国画是是写意的,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国画所描写的景象。来到三峡,看到眼前的景色,觉得这分明就是绚丽的画卷,绚丽的中国画画卷!云雾中近处的山体显墨绿大块大块,远处山峰呈淡灰逶延起伏,高处云雾缭绕,脚下浪花翻卷,山间的民居粉墙黛瓦点缀其中。这色彩,这景象真的如同刘海粟老先生的泼墨画,让人感慨万千。
下午轮船过三峡大坝。船闸巨大无比,每节船闸可容纳六 艘 大型轮船。开关闸门只需三分钟,船闸注水二十二分就可注满,注水时明显感觉到轮船稳稳的缓缓的上升。二十二分钟,轮船提升了三四十米,太神奇了。一共五节船闸,整个过闸大约费时四小时。大坝建造前,三峡航道狭窄,水浅,流急,滩多。如今三峡通航能力大幅提升,万吨级的船队能直达重庆。我们在航行途中不时看到大型船只擦肩而过。虽然铁路公路运输快捷方便,但是水路运输的运价低廉,运输量巨大的优势更具吸引力。黄金水道如今从上海一直延伸到了重庆。三峡工程在社会上有不少非议,我以为万事万物总会有利有弊。判别一件事物正确与否,分析其利弊,是利大于弊,还是弊大于利。我认为三峡工程属于前者。三峡防洪功能的发挥,2010年已得到证实;眼前的通航能力亲眼所见;至于发电,更是当前极力提倡的清洁能源,且能量巨大。每年1000亿度的发电量不知要减少多少温室气体的排放。如果不好好利用,让水白白流掉,岂不可惜。
第二天船到巫峡,巫峡比西陵峡更高,山峰更险峻。学生时代读过诗句:一片孤城万刃山。巫峡峡谷的山体,呈三角状排列在两岸,恰似一把把利剑直插江底。我想这就是万刃山的真实写照吧。神女峰是巫峡的标志,神女状的石柱屹立在山顶。想起一位当代女诗人的诗句:“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,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。”这样的表达我不敢苟同。觉得这位女诗人太现实了。神女在悬崖上哪里是展览,那是追求,是期盼,对远方爱人的期盼,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追求千年仍然执著的屹立山颠,不离不弃,不去找地方痛哭一晚。于是凡人变成仙人,追求便升华为精神。仙人为人们敬仰,精神被人们牢记。
巫峡过后不久便来到瞿塘峡,瞿塘峡以雄浑著称。最雄浑的地方当属夔门。只见山体成一整块,没有缝隙,没有裂痕,巨大的岩石呈90度挺立在江边,石壁平整。夔门附近的崖壁上有不少石刻,最著名的便是那巨大的“夔”字。刻字的部位现已沉入江底,石刻“夔”字也已切割剥离,现陈列在三峡博物馆。直上直下的岩壁犹如巨大的石门,把守着峡谷,让人顿生敬畏。夔门是三峡的大门,走过夔门,便出了三峡。
沿途还游览了三峡人家,白帝城,风都鬼城,神农溪等景点。神农溪水的清澈,三峡人家的幽深,白帝城的破落,风都鬼城的阴深,都留下深刻的印象,都是游玩的好去处。但此行最精彩的,最让人感慨,让人难忘的是三峡。